質量安全出“情調”
山西梅森凱瑟食品公司從原料、工藝入手抓產品內在品質
□ 王力平
雖說糕點店隨處可見,但把正宗的法國甜點“搬”到山西太原,并且在長街鬧市一開就開了11處,只有山西梅森凱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森凱瑟)。從2009年1月18日起步,到迅速發展成長為一家集面包、蛋糕等產品的研發、制造、連鎖直銷為一體的烘焙食品企業,梅森凱瑟只用了兩年。
有人說,在梅森凱瑟,吃的是情調,吃的是氛圍。不過,該公司總經理孫孆真妮女士卻對筆者說:食品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任何一點在品質方面的疏忽和大意,都可能將辛勤累積的品牌與消費者的信任毀掉,因此,品牌要靠持續、穩定的高品質來支撐,企業越大、越火,越是絲毫不得懈怠。
“凱瑟”小屋開到街巷
細心的市民可能注意到,近兩年時間內,山西省太原市“冒”出一個個漂亮的糕點小屋,法國神話中的希望女神是其統一招牌,這就是梅森凱瑟的蛋糕連鎖店。
“梅森凱瑟”為法語音譯而來,中文意為“凱瑟小屋”。梅森凱瑟是具有歐式風格的現烤面包店和西餅屋,經營法式面包、歐式蛋糕、純手工餅干、純手工巧克力花藝、各種飲品等。從2009年開業至今在太原市已有11家分店,VIP會員近3萬人。
在11家連鎖店,梅森凱瑟采取的是前店后廠的模式,窗明幾凈,顧客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師傅做蛋糕的全過程。小屋里滿滿的各式各樣的面包、洋溢著異國情調的蛋糕,與其說是美食,不如說是藝術品,兩者結合,稱得上是“可以吃的藝術品”。顧客在買蛋糕的同時又獲得了一份溫馨。
當然,山西梅森凱瑟對食品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表層的“干凈漂亮”,更側重于食品的內在品質。為保證食品質量,梅森凱瑟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原料,二是工藝。
好原料保證好食品
80后小伙兒郭浩是梅森凱瑟的生產部經理。他在大學里主修的是食品工程專業。正是因為熟悉糕餅生產工藝流程,所以他特別看重食品原材料的選擇,“好原料才能做出好產品,并且要通過更新原材料,不斷改進口味,使產品變化更加多樣,即使同一款產品,也讓顧客每次都有新驚喜。”
郭浩說,梅森凱瑟所使用的原材料,油脂從新西蘭進口,用的是天然黃油、鮮奶油,基本不采用人工奶油、色素、果膏果膠、食品添加劑等。而做蛋糕要用的面粉也講究原產地。以手撕面包布洛特為例。布洛特在制作過程中,采用的是香港生產的金像牌高筋面粉,這是餅店使用的最高端的面粉,同時,還采用法國軟式面包烘焙工藝,精確保證面團發酵溫度為28℃、濕度65%、烘焙溫度控制在180℃。均勻的爆裂外形,亮澤誘人的包胚表面,用手一撕,撕出了拉絲效果,做到了原汁原味。
梅森凱瑟還十分注重產品的營養搭配,核桃、花生、芝麻、栗子、紅豆、各色新鮮水果等營養價值高且健康的食品,常常被烘焙師傅巧妙且精當地運用于自己的“作品”中。烘焙師傅說,掌握在既不“多一份”也不“少一分”之間,標準的境界是毫不吝嗇又恰到好處。
好工藝保證好品質
伴著午后的陽光,梅森凱瑟西點師張萍飛快地旋轉著蛋糕坯,裱花袋神奇地噴出朵朵玫瑰。10分鐘后,一個心形造型的甜蜜蛋糕就呈現在大家面前。“每次看到自己的‘藝術作品’被送到顧客手里時,我有一種成就感。”從事烘焙行業已9年的張萍自信滿滿。
在對“素材”苛求的同時,梅森凱瑟還對生產過程實行工藝指標量化。幾十種蛋糕、西點慕斯的制作方法,每種都有特定的加工工藝和造型要求。即使一款簡單的點心,其制作過程也十分嚴謹。從配料的比例、溫度、攪拌,到酵母的發酵、烘烤的火候,甚至裱花的位置,需要刻幾瓣花,半成品如何存放等,均有明確規定。
為保證口感,梅森凱瑟制作一款面包可能需要7個小時,比別的蛋糕店要多兩三倍時間。其中醒面就要達到4個小時,1分鐘都不能少。蛋糕采用顧客預訂方式,根據顧客的提取時間制作,保證顧客取走的是恰到好處的美味。現烤產品的做法是限量生產,現做現賣。如一款面包每次只烤6個,當面包銷售剩下1個或兩個時,烘焙師傅才會開始烤下一輪。當然,隔日的產品是絕對失去了上架的“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梅森凱瑟還成立了自己的產品技術研發中心,聘請烘焙業界權威專家與專業的烘焙師,負責新產品研發和對現有產品的技術改進。研發范圍不僅包括產品的制作工藝研究、口味的改進升級,還包括產品外觀的時尚性。
如今,成熟的“FSC+R”(新鮮、真誠、潔美、浪漫)經營理念,讓梅森凱瑟在太原市有了“一席之地”。“2011年,我們計劃在太原市再開10家分店。”孫孆真妮女士說。《中國質量報》
王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