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十一五”期間,山東省陽信縣“質量興縣”工作取得輝煌成果,有力地拉動了全縣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
“十一五”期間,陽信縣已擁有中國名牌產品1個、山東名牌產品8個、山東名牌農產品2個、山東服務名牌3個,山東省著名商標7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件,山東省出口名牌1個、全國“十大優秀牛肉品牌”2個,3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2家,涉及食品、化工、不銹鋼制品、紡織、建材5個產業,陽信縣先后被列為第六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山東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榮獲全市“實施質量興市先進縣區”,縣東進餐具有限公司被授予“實標準化戰略先進單位”。
“十一五”期間,陽信縣通過大力實施“質量興縣”戰略,培育產業優勢、實施名牌帶動、推進技術創新,全縣食品深加工、油氣化工、家紡地毯、電子信息、不銹鋼制品、木器制造、畜牧糧油、循環經濟等傳統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快速崛起發展,一大批知名品牌脫“育”而出,成為陽信縣“調結構,轉方式”和助推全縣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
為了加快推進“質量興縣”工作進程,“十一五”期間,陽信縣制定出臺了《陽信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開展“質量興縣”活動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推動的良好局面,通過開展全方位、多層面的質量興縣活動,全民質量意識普遍增強,全縣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全縣宣傳、財政、公安、建設、工商、質監、經貿、外貿、發改、科技、交通、衛生、廣電、環保、統計、畜牧、稅務、物價、藥監、公路、金融、糧食、農林、水產、教育等部門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發揮作用,形成全社會抓質量的合力,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一五”時期,陽信縣以培育和爭創名牌、省市長質量獎為抓手,積極深入推進名牌、技術、標準化三大戰略的實施,通過三年建設,2010年9月陽信鴨梨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通過國家標準委驗收。企業產品標準覆蓋率達到95%以上。東進餐具有限公司作為主起草單位修訂了《不銹鋼餐具》國家標準,參與了國家標準—《餐飲具質量安全控制規范》的起草工作。龍福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再生滌綸低彈絲》與《再生滌綸預取向絲》兩項全國紡織行業標準的主要牽頭起草單位之一。其中龍福生態科技創新的“利用聚酯瓶片生產滌綸長絲”技術,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山東省優秀節能成果獎”、“濱州市重大節能成果獎”等獎項。“再生滌綸長絲”被國家科技部、環保部、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評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截止2010年11月,全縣共有20多家企業獲得了ISO9000、ISO14000、ISO28000、ISO22000、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3C等方面的認證證書,其中2家獲得國際標準產品采標證書。
同時,全縣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扎實有效,通過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監督檢查,開展食品監督抽查、預約檢查和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等活動,食品、特種設備“兩大安全”得到有效監管,全縣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保持穩定態勢,為“十一五”期間全縣安全生產和深入推進“質量興縣”工作起到了強有力的保障推動作用。(山東省陽信縣質監局 鄧春祥)
鄧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