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責刻心中
——江蘇省南通市質監局三獲“最佳辦事單位”的背后
■文/劉 蕊
2012年3月2日,一道喜訊令南通質監局上下群情振奮歡欣鼓舞:在2011年南通市市級機關作風建設大會上,南通質監局以優異的成績榮獲“最佳辦事單位”,實現了對這一殊榮的“三連發”。
與這塊沉甸甸的獎牌交相輝映的是以下幾組沉甸甸的數據:
國家海洋工程裝備和船舶產業集聚標準化示范區獲國家標準委立項;
獲中國名牌產品27個,省名牌產品202個、省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區1個,質量信用A級企業118家;
全市名牌產品梯隊規模成型,名牌戰略步入快車道,名牌產品企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企業總產值達32.5%以上……
近年來,南通質監局牢固樹立建設規范化服務型單位的目標,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完善服務機制,加大服務力度,增強服務實效。上述一連串看似簡單的數字,便是該局有力服務發展、有效服務民生的最佳印證。
“服務是質監工作永恒的旋律。”南通質監局局長王慶煊說,南通質監系統正是將服務經濟、服務民生作為重中之重,傾力傾情當好政府的好助手、企業的好靠山、百姓的好參謀,努力實現從管理型機關向服務型機關轉變,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
強企筋骨
質量工作關乎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低、質態優劣。南通質監局立足職能,深度挖潛,創新制度,實現了在質量強企工作中的新突破。
曾幾何時,南通質量工作面臨瓶頸:企業質量體系建設缺乏抓手,無處用力;質量文化塑造欠缺靈魂,力不從心。2009年,南通質監局在全市船舶制造、紡織輕工、裝備制造等14個優勢產業板塊的30余家龍頭企業中先行試點首席質量官制度。
短短3年時間,這項創新工作機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全市476名首席質量官在質量改進中累計已為企業取得經濟效益總計8000多萬元!創新之舉首戰告捷,首席質量官制度由此迸發出旺盛的生長力。目前,這項制度已在市級以上名牌企業實現全覆蓋,不僅被譽為南通、江蘇質監工作第一品牌,還被作為成功經驗擬在全國推廣。
企業有什么樣的需要,質監就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鋼絲繩產業是南通的特色板塊。過去,檢測設備欠缺、科研開發不足嚴重制約了鋼絲繩產業的再壯大。為幫助企業掙脫發展的桎梏,南通質監局建立了我國首個鋼絲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市300多家鋼絲繩生產企業從此有了能享受檢測、科研、開發的服務平臺。
南通全市共有198家重點能耗企業,南通質監局主動上門提供能源計量服務,幫助電力、鋼材、建材、化工、紡織5大重點能耗行業開展能效對標,為全市燃煤蒸汽鍋爐提供免費測試,節約標煤近2萬噸。針對今年風能、風機等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現實,南通質監積極開展能效測試試點,為企業提出技改措施11項。
重點企業聯絡,技術服務回訪,簽訂合作備忘錄,名牌創建、標準創新、行政許可、檢驗檢測等一攬子服務……南通質監局在服務企業促進發展的舞臺上演長袖善舞,好戲連臺,服務企業能力日益凸顯。
惠民心坎
如果說盡心服務企業是質監人的信念,那么傾情服務百姓便是質監人的天職。
“恪守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南通質監局駐行政審批中心辦事窗口前的這十二個大字引人注目,質監人以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這句承諾沉甸甸的份量。
免費為市區居民提供新居環境檢測服務,是南通質監長期堅持的惠民傳統。3月15日至16日,南通市民再獲佳音:質監部門推出室內家居環境三項指標免費檢測服務,受益市民人數擴大至150人。便民服務消息一經公布,引得市民踴躍參與,150個網上報名名額1小時內全部敲定,近千位市民主動向質監部門申請上門檢測服務。“新居環境檢測”服務推行10年來,已經深入南通百姓人心,拒不完全統計,每年南通質監部門為市民提供此項服務約400次,成為群眾安居樂業、依法維權的堅實后盾。
即便在鄉村田間,也能感受到質監便民惠民的和煦春風。3月20日一大早,如皋市石莊鎮衛生所湯所長早早來到辦公室守候。這一天,正是當地質監部門“計量送法下鄉”活動首日。“鄉村醫療條件不比城市,一臺血壓計可以用上十幾年。” 湯所長說,“長期使用加上保養不善,很容易出現誤差或徹底失效。沒有了儀器,衛生服務站為農民提供的服務就會大打折扣。質監部門的校測服務為我們免除了后顧之憂。”
筆者了解到,自2009年開始,南通質監部門“兩免費”檢定工作深入開展,為全市集貿市場、鄉鎮村醫療結構、計劃生育指導站和社會福利機構免費檢定計量器具3萬臺件。
標準富農、標準強村是南通質監部門的重點工作。近10年,南通市共制定省、市農業地方標準近300項,海蜜甜瓜、葡萄避雨栽培等31個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成,示范區農民人均增收超千元。
保民平安
“質量安全重于泰山。” 王慶煊說,“只有毫不動搖地遵循這一理念,質量安全放心消費才能成為現實。”
食品安全是頭等民生大事。南通質監局注重源頭監管, 1170多家食品生產企業被納入日常監管體系,突出食品小作坊的監管力度。加強食品監督抽查,去年以來,共抽查乳制品、肉制品、糕點、飲料等食品1800多批次,食品抽查合格率達95.63%,較上年提升了1個百分點。
特種設備的安全隱患號稱隱藏的“地雷”。近年來,隨著工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壯大,特種設備的安全越來越受到南通百姓的關注。為了讓群眾安居樂業,南通質監局毅然擔負起“排雷尖兵”的重任。僅2011年一年,就累計出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3200人次,排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1300余家,查出事故隱患超1000處。
液化石油氣鋼瓶涉及到千家萬戶,從充裝到使用的環節較多,如何確保液化石油氣鋼瓶安全,讓老百姓使用得放心,一直是是特種設備監管工作的重點。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南通質監局不遺余力地推進氣瓶安全條碼工作,在不增加老百姓任何負擔的情況下,在全市126家氣瓶充裝單位安裝安全條碼近100萬只,實現合格氣瓶和充裝單位連鎖,全面落實了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安全主體責任。
對于涉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質量違法行為,南通質監局始終保持查處的高壓態勢,當好百姓生命財產的保護神。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6400次,檢查企業1580家,立案查處各類行政案件650起,查辦大要案132起,查獲假冒偽劣產品標值近8700萬元。
“服務是質監工作永恒的旋律。” 王慶煊擲地有聲地說,“南通質監人要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各項工作,不斷解放思想,探索新途徑,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履行職能,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2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