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融國)前不久,湖南省質監局公布了農資、建材、煙花爆竹等51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情況,平均合格率為90.1%。2011年,湖南省質監局組織抽查重點工業產品4915批次,涉及3220家生產企業,經檢驗,合格4426批次,不合格489批次。
2011年湖南化肥抽查除少量企業停產無樣可抽外,基本上覆蓋了該省所有生產企業,抽查的品種也較多,主要有尿素、復混肥、碳酸氫銨、磷肥等多個品種。共抽查208批次,涉及生產企業175家,經檢驗,合格172批次,合格率為82.7%。與2010年國家聯動抽查結果(69.8%)比較,合格率上升12.9%。其中復混肥合格率上升12.8%,磷肥合格率上升3.2%。從不同產品的抽查結果看,尿素質量最好,所抽7個產品全部合格;碳酸氫銨、磷肥和其他肥料的質量水平基本相當,都接近90%;復混肥是抽查批次最多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也相對較多,合格率不到80%。
化肥產品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是總養分、有效磷等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存在這些問題的產品有21批次,占化肥抽查批次的10.1%。化肥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農民使用后達不到施肥效果,直接影響農作物增產、農民增收。
2011年抽查該省33家農藥企業的53批次產品,質量水平與近幾年來市場風險監控抽查的結果相當,合格率都在80%以上,這表明該省農藥產品質量總體穩定。此次抽查的農藥主要是粉劑型和乳油型兩種,抽查數量分別占42%和58%。粉劑型的合格率為86.4%,乳油型的合格率為80.6%,粉劑型農藥的質量比乳油型農藥略高一籌。從以往市場風險監控抽查的情況看,農藥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主要是3個方面:一是個別農藥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原藥,如1605、甲胺磷等。含高毒的農藥殺蟲效果好、賣點高,但毒素殘留期長,對人畜有危害,對環境有污染;二是農藥中添加了未經農業部登記或未經工信部許可生產的藥物,如氟蟲清、功夫菊酯等。這些藥物的藥效、毒素殘留量和可能存在的污染程度尚不明確;三是高效低毒或中毒的原藥用量不足,如乙草胺、速滅威、三唑磷等,這樣的農藥雖然降低了生產成本,但農民使用后達不到預期效果,對農業生產不利,損害了農民利益。2011年抽查的農藥產品中,沒有發現上述一、二類情況,但乙草胺、速滅威、三唑磷等有效成分含量偏低的產品卻依然存在,9個不合格產品中,有效成分含量偏低的有8個,占88.9%。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