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上海)大會15日在上海召開,國務委員王勇出席大會,宣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大會的賀信并致辭。此次大會由質檢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主題是“質量:改善供給引領未來”。
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主持大會開幕式并作主旨演講,上海市市長應勇出席大會并致辭。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兼農業水利部部長米爾扎耶夫致辭,荷蘭基礎設施與環境部環境大臣戴克斯瑪、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張曉剛、美國質量學會首席執行官威廉姆·特洛伊等在開幕式作主旨演講。
王勇強調,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大力促進質量提升,全面加強質量監管,著力夯實質量基礎,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品質革命,促進經濟發展加快邁入質量時代。
王勇指出,提升質量是世界經濟復蘇繁榮的重要力量,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為促進國際質量合作、加強全球質量治理提供了廣闊平臺。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一道,完善多雙邊質量合作機制,強化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健全全球質量治理體系,共同維護國際質量安全、促進中國和世界質量進步,更好造福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
支樹平表示,質量改善供給,質量引領未來,質量就是未來。中國將進一步加強與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各國企業、質量研究者間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引進國外先進質量理念和經驗做法,共同促進中國質量不斷提升,促進全球質量持續發展。
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主持大會閉幕式,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在閉幕式上發布《上海質量宣言》。
大會舉辦了以“質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質量挑戰的答案: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等5個分會場會議,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總檢驗師張際文等出席相關會議并發言。
據悉,本次大會是第二屆中國質量大會,第一屆為中國質量(北京)大會,于2014年9月在北京舉行。
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兼農業水利部部長米爾扎耶夫,以及來自俄羅斯、美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歐洲認可合作組織(EA)等有關國家質量主管部門的政府官員、國際質量相關組織負責人、知名質量專家和跨國企業家等,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部分地方政府、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負責人,國內質檢部門、質量專家、有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負責人等共680多人參加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