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今天大家都非常迷信支架,崇拜搭橋。它對急性心肌梗死非常有效,但根據現在的統計資料,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譜兒。因此,在穩定的情況下,我作為心臟科大夫不建議做支架。”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在今天召開的第23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對中國青年報記者這樣說。(10月14日《中國青年報》)
心臟支架暴利超過了毒販說明了什么?至少說明了醫院的盈利心熏黑了醫德操守,日益脫離了為民服務宗旨,對醫療收費合理性缺乏有效的監督。在這種醫療暴利超毒販猛于虎的情形下,還需有關職能部門出重拳下猛藥根治,特別是對那些帶有“壟斷性”的醫療術要加大整治力度。這種暴利情形不改觀,患者就會一直“心痛”下去。
支架成災,需要“強拆”
即便知道醫生濫用支架,但患者質疑醫生要緊還是保命要緊?醫院店大欺客的根源是現有醫療制度造成的醫療資源壟斷,醫院和患者權責不平衡。改革現有的醫療制度,允許民間資本以同等權利進入醫療行業,患者才敢于維權,否則,一切只是紙面上舌尖上的假權利。
心別被暴利支架綁架
在生與死之間,個體生命的拋物線不可避免要受到金錢的制約。而最不能讓人容忍的是,我花了昂貴的醫療費,對生命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特別是僅僅因為安裝一個心臟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廠價格高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錢,醫生可以從暴利中分一杯羹,就鼓勵患者多做支架。從各級代理商、經銷商到醫院,這條黑色暴利鏈不除,患者就算有錢也很可能得不到正確的治療。
讓法律成“過度醫療”的緊箍咒
醫療行業管理機構必須和法律界人士共同努力,在患者合法權利的保障上做出更多司法探索與實踐,相關政府部門也應該參與其中,鼓勵建立患者權益維護組織;實施健康教育,引導公眾增強自我保健知識;構建醫患雙方信息共享的透明醫療等等。使法律真正成為“過度醫療”的緊箍咒。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暴利支架與暴利藥一樣,說到底都是“以藥養醫”惹的禍,顯然這背后有條灰色利益鏈在作祟……呼吁多年的醫改仍遠遠沒有進入醫院醫療的“深水區”,為患者減輕負擔就可能僅僅是句漂亮的口號而已。沒有惠及到人們根本利益的醫改措施存在,患者的“心痛”恐怕還將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