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中國債主?
美國政府真的會為“兩房”完全埋單?“不盡然,至少美國已經在思考最壞的情況。”一資深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6月17日,美國眾議院達成一致,將把“兩房”列入可能遭到清算的金融實體。
可以想見,一旦經濟真的出現二次探底,房價如果繼續下跌,“兩房”的窟窿自然越來越大。列入“可清算的金融實體”意味著,如果“兩房”未來嚴重威脅到了美國整體經濟,也可以考慮讓它們破產掉。這種可能性有多大,誰也不知道,但美國人確實在考慮。一旦走到這一步,中國持有的近5000億美元的“兩房”債也將血本無歸。
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救助“兩房”的成本是個無底洞,那么中國持有的大量“兩房”債券就比較危險了。到底我們持有多少“兩房”債,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官方都沒有透露,畢竟太敏感了。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在其自傳——《峭壁邊緣》中明確指出,“外國投資者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由‘兩房’發行或擔保的債券,其中以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為主。”根據國外媒體的報道,普遍認為美國國內持有“兩房”債券的80%,按照目前“兩房”債的規模,外國投資者持有的量應該在1.2萬億美元左右。
在次貸危機爆發時,保爾森在自傳中透露,俄羅斯和中國大幅賣出了美國政府擔保的債券(包括“兩房”債)。俄羅斯幾乎把手中的美國政府擔保的債券全部賣光,約為1700億美元,而中國賣出了500億。
假設當初賣出的都是“兩房”債的話,目前日本和中國大致將分攤剩下的近1萬億美元“兩房”債,中國估計將持有其中的5000億美元。標準普爾曾經在報告中指出,中國金融機構持有“兩房”債券總額達到3400億美元。“標準普爾的評估數據應該還是比較可靠的,我們實際握有的‘兩房’債只會比這個多。”一業內專家篤定地表示。
“兩房”退市是否會影響中國持有的“兩房”債券的價值?業內普遍還是比較樂觀的,《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就表示,針對“兩房”退市引發的后續問題,中國不必過分擔憂。他認為,退市與“兩房”債券價格并沒有直接關系,“兩房”債的價格由美國政府間接擔保,只要投資者相信美國政府,只要美國主權信用等級不被調降,“兩房”債券的價格就不會受其股價太大的影響。而在5月底結束的第二輪中美戰略會談中,美方也承諾,繼續加強對“政府支持企業”的監管,確保其具有足夠資本和能力履行其財務責任。
宋鴻兵還表示,跟股票相比,債券要重要得多,美國政府不會讓債券出現太大的問題,在萬不得已時,美聯儲會直接購買其債權以保持市場穩定。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擔憂:因為股票是股票,債券是債券。“兩房”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消失,無疑將大大降低“兩房”債券的流動性,中國以后要想再伺機賣出將越來越難,其價值可能將更多停留在賬面上。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杰就指出:“‘兩房’退市表明‘兩房’的財務狀況令人堪憂;美國房地產按揭貸款情況依然沒有好轉,美國政府進一步拿出資金注入‘兩房’的可能性也很小。中國作為‘兩房’債券的持有者,有權力要求美國增加對‘兩房’債權人的信息披露和溝通。”
“兩房”退市后走向何方
盡管“兩房”作為上市公司早已一文不值,曾經的金融市場寵兒淪落為靠救助茍延殘喘的滑稽角色,但現在的問題是作為美國房市穩定器的“兩房”,退市以后對市場會有什么影響?債務纏身的“兩房”是否會步雷曼兄弟后塵?
表面上看,“兩房”摘牌是因為它們的股價太低,達不到紐約證交所規定的最低股價水平,而實質上則是美國政府察覺挽救“兩房”的高額投入負擔太重。作為全美最大的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兩房”還掌握著5萬多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對于美國樓市金融系統運作至關重要,與一般從事抵押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不可同日而語。如果任其滑落深淵,那美國諸多金融機構也都會被其拖下水。
美國政府如何支撐危局,“兩房”今后路在何方?這些毫無疑問都是擺在奧巴馬政府面前的難題。6月20日,美國國會就“兩房”是否應該享有清算豁免權展開討論,共和黨主張“斬盡殺絕”,民主黨則予以否決,兩黨意見截然相反,反映出美國決策者對待“兩房”前途的迷茫。本報記者 李濤
上一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