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五塊”的生意經
今年43歲的馮軍是中關村第二代創業者。1992年,他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看準了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前景,放棄了令不少人艷羨的援外工作,跑到中關村大街上蹬起了三輪車,跌破了無數人的眼鏡。
在創業最早期,馮軍從銷售鍵盤、機箱的生意開始,大打低價牌。那時他每天蹬著三輪車滿處跑,把批發來的計算機鍵盤或者機箱送到客戶家門口,每次只要掙夠5元錢就行。這份看起來純屬“賣苦力”的工作,讓他得了一個外號“馮五塊”。“我喜歡公開透明,就直接告訴人家說,我只掙5塊錢,那別人還怎么好意思跟我砍價啊。”時間久了,中關村白頤路上的人只知道有個“馮五塊”,卻不知道有馮軍。
這個“馮五塊”的膽子很大。為了證明自己賣的鍵盤結實耐用,他敢當著客戶的面把鍵盤往地上摔,這個推銷方式延續至今。創業僅一年,馮軍便注冊了自己的“華旗”公司。1997年,馮軍創立了愛國者品牌,制造U盤、MP3、錄音筆、數碼相機、平板電腦等五花八門的消費電子類產品。但直到2011年8月,他才正式把公司更名為“愛國者”,那時的“愛國者”已經成為國內數碼產品中最知名的一個品牌了。
盡管獲得了成功,但馮軍承認他也曾眼紅過別人。上世紀90年代的中關村,有上千家做電子產品生意的企業。當時銷售走私產品是最便捷的賺錢方式,幾乎沒有哪個公司敢拍胸脯說自己與走私者沒有關系。
馮軍當時已經號稱“機箱大王”、“鍵盤大王”了,可是賣一個機箱、一個鍵盤才掙5元錢,看看人家,既輕松又不用蹬三輪,一提兜進來就賺幾百萬。馮軍一開始也動了心,但很快想通了,“走私是非法的,現在不抓你,遲早會落網的。要是我當時眼一熱也跟著走私,現在就不能坐在這里接受你的采訪了。”
他堅持做機箱和鍵盤生意,輾轉于各個品牌之間,但從不碰走私品最多的電腦零部件CPU和內存條。后來國家開始打擊走私產品,一大批企業倒下,馮軍終于“剩者為王”,這才有了后來的“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