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06月11日訊
“藥你命”,成為很多老百姓的擔憂。更有人調侃,我們的餐桌不求營養均衡,但求化學元素平衡,現在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真如人們擔憂的那樣嚴重嗎農藥殘留是否真的會對人體造成巨大危害
據人民日報報道,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周普國表示,我國已先后禁止淘汰了33種高毒農藥,包括甲胺磷等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仍在廣泛使用的產品。目前我國高毒農藥的比例已由原來的30%減少到了不足2%,72%以上的農藥是低毒產品,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農藥比以前的更加安全。
同時,從監測看,我國農藥殘留超標率已逐年下降,從10年前的超過50%降到目前的10%以下;殘留檢出值也明顯降低,10年前檢出超過1mg/kg農藥殘留量的蔬菜數量較多,但現已很少見。此外,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總體較高,如稻米和水果高達98%以上,蔬菜和茶葉也達95%以上。
有研究指出,農作物病蟲草害引起的損失最多可達70%,通過正確使用農藥可以挽回40%左右的損失。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耕地緊張的國家,使用農藥控制病蟲草害從而遏制糧食減產是必要的技術措施!同時,農業機械化等現代農業技術需要使用農藥進行除草、控高、脫葉、坐果等措施,以利于機械化操作。事實上,農業現代化程度越高,農藥的使用量越大,因此,發達國家農藥使用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根據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2000年的統計,發達國家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是發展中國家的1.5—2.5倍。
而為了確保農產品的安全,就要制定農藥殘留標準,將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圍。沒有殘留是理想主義,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但可以通過一些措施減少農藥殘留,一是全面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減少農藥使用量;二是正確規范使用農藥,減少農藥殘留量;三是大力推廣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不斷降低農藥殘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