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檢驗檢疫局發揮檢驗檢疫優勢積極推進“興邊富民工程”
(作者:云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黨組書記、局長范國珍)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與越、老、緬三國接壤,與泰、柬兩國一江相連,邊境線長4060公里,有一類口岸13個、二類口岸7個、邊民正式和非正式通道395條,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門戶,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合作關系。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孟中印緬地區經濟合作的深化以及中緬油氣管道等建設項目的推進,云南將變為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交通樞紐,成為我國連接中東、非洲等廣大區域的重要交通節點,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對外開放的格局將發生重大轉變,外經外貿將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近幾年,云南省正積極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把云南建成中國向西南開放“橋頭堡”的指示,以“達到一個目標,建設兩個基地,連接三大市場,推進四條走廊”的戰略思路,大力推進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建設,積極實施“興邊富民”工程。
面對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云南檢驗檢疫局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從抓檢驗檢疫工作質量入手,從確保國門安全、食品安全和商品質量著力,促進云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積極推進“興邊富民工程”,全力服務邊疆建設,努力促進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主動作為 服務云南“橋頭堡”建設
在服務和保障云南“橋頭堡”建設中,我局把全面推進和服務“橋頭堡”建設的各項措施與檢驗檢疫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高起點、高層次搶抓發展機遇、謀劃發展布局,激發內力,依托外力,努力使檢驗檢疫事業的發展與“橋頭堡”建設進程有機統一,相得益彰。
在認真組織學習國務院意見精神,提高對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重要性的認識的基礎上,我局制定了實施方案,切實加強對“橋頭堡”建設的組織領導,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從提升沿邊開放水平和規范邊境貿易檢驗檢疫管理工作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務“橋頭堡”建設的能力水平。
近年來,我局積極爭取國家質檢總局對云南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擴大開放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在2009年9月促成了國家質檢總局與云南省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這對促進云南擴大沿邊開放,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和推進“橋頭堡”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合作備忘錄》爭取到了國家質檢總局對云南省口岸大通關建設、邊境貿易、現代農業建設以及對外交往、國際合作交流等15項提升沿邊開放水平的工作支持。通過合作備忘錄的簽署,為全省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促進境外罌粟替代種植和疫情疫病防控等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合作備忘錄》簽署后,我局又立即組織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分解任務,明確責任。截至目前,我局已與西雙版納、普洱、紅河、德宏、保山、臨滄、文山、怒江、昆明、大理10個州、市人民政府和云南省寄生蟲病防治所、質監局、商務廳、昆明海關、云南公安邊防總隊、衛生廳、農業廳、林業廳、煙草專賣局、科技廳、外事辦11個相關單位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還即將與省工信委、公安廳、交通廳、環保廳、工商局等單位簽署合作錄,與老撾衛生部門、越南農業部門簽署了邊境疫情疫病聯合防控協議,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和協議共30多個。與此同時,各分支局與當地相關部門也簽署了73個合作協議,進一步提高了全省對外開放水平。
與此同時,我局按照安全監管、便利通關、因地制宜、分類管理的原則,結合云南邊境貿易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對云南邊境貿易發展檢驗檢疫的支持力度,制定符合云南邊境貿易發展的《云南邊境貿易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邊境貿易檢驗檢疫監管行為,在科學風險評估基礎上,對進出口產品實施分類管理,進一步規范了全省邊境貿易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工作,促進了全省邊境貿易的進一步健康發展。
制定措施 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
為認真貫徹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通關便利化的若干意見》,促進云南外貿發展,創造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關環境,提升云南對外開放的能力和水平,我局在推進通關便利化方面,結合全省外貿和檢驗檢疫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云南檢驗檢疫局推進通關便利化工作措施》,實實在在地促進了便利通關和外貿事業的發展,為幫助云南省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全省外貿上新臺階作出了檢驗檢疫部門的積極貢獻。
——認真履行制定的對外服務承諾,并對服務承諾不斷進行補充和完善。實行“全天候”、“無假日”預約報檢、提前報檢等服務工作機制,局機關及各分支機構的窗口單位向社會公布預約報檢、提前報檢聯系電話及聯系人,聯系電話要做到24小時開機;對進出口鮮活水產品24小時預約報檢。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隨到隨檢和及時辦結,最大限度地縮短檢驗檢疫工作時限。
——大力支持通過云南口岸開展對外經濟合作和境外罌粟替代種植工作。繼續向國家質檢總局爭取替代種植項下特殊政策,完善了《云南省境外替代種植返銷農產品檢驗檢疫管理規定》、《云南省境外替代種植農作物進境檢疫操作程序》,統一檢驗檢疫工作程序,簡化進境檢疫審批手續,對返銷植物產品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檢驗檢疫和除害處理的管理模式;對境外罌粟替代種植的貨物、勞務人員采取便利通關措施,保證有關替代種植項目的順利實施;對替代種植中當天多次往返的運輸工具,每次都進行檢疫和消毒處理,只進行一次計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對開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所需的出境施工器械等免于檢驗檢疫。
——支持云南國際會展事業發展,積極做好會展活動期間的檢驗檢疫監管工作。不斷完善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及邊境地區會展活動檢驗檢疫工作方案和工作規范,簡化入境參展動植物產品檢疫審批手續;對入境參展商品采取便利通關、快速檢測工作模式,保證入境參展物品的順利參展;對入境參展物品免收檢驗檢疫費;加強會展活動期間的疫情疫病防控工作,防止人類傳染病和動植物疫情疫病隨入境人員和展品傳入國內。
——對云南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給予大力支持。支持云南省在德宏、紅河、西雙版納州等邊境適宜地區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在國家質檢總局的指導下,研究制定了跨境經濟合作區檢驗檢疫優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依靠科技創新,打造電子檢驗檢疫信息平臺,積極推進電子檢驗檢疫建設,提高口岸通關效率。以“電子申報、電子監管、電子放行”為核心,打造“電子審單快速核放系統”、“企業電子檔案”、“通關單聯網核查系統”、“邊貿檢驗檢疫業務管理子系統”、“標準管理查詢系統”、“企業質量信用系統”、“口岸視頻監控系統”等云南檢驗檢疫電子通關業務平臺。積極參與政府主導的云南電子口岸建設,發揮電子口岸作用,進一步改善云南陸路邊境口岸通關作業環境。
——積極推進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改革工作,使誠信企業享受檢驗檢疫便利通關制度。按照“提速、減負、增效、嚴密監管”的總體思路,積極探索適合全省外貿實際的企業和產品的分類管理辦法,對進出口企業進行分類評定,實施對企業動態分類管理,強化企業的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開展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工作,讓出口數量較大、質量長期穩定、檢驗檢疫合格率高、信譽良好的出口企業享受“綠色通道、直通放行”等便利通關制度,縮短貨物口岸通關時間。
創新機制 推進“3+1”防線建設
針對云南邊境地區疫情疫病防控“有邊難防”、體制機制不適應和把關有效性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等問題,我局結合境外重大傳染病和動植物疫情疫病的分布和發生規律,打破常規的思維定式,從體制和機制入手,分析了檢驗檢疫部門的職能定位、工作性質和發展趨勢,找準了云南邊境疫情疫病的防控弱點和難點,按照“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管理原則,積極構建了云南邊境地區疫情疫病聯防聯控“3+1”防線,將檢驗檢疫部門設在13個國家一類口岸、7個國家二類口岸的機構實施的衛生檢疫及動植物檢疫措施作為第一道防線;將邊防、海關及地方衛生、農業等部門在履職過程中與檢驗檢疫部門的相互信息通報溝通的聯動措施作為第二道防線;將在4060公里邊境線上8個邊境州市、25個邊境縣(市)政府領導下的群防群控措施作為第三道防線;將利用雙邊協議,與毗鄰三個國家邊境地區政府及衛生、農業等機構的信息通報、聯系及防控合作,將疫情和風險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國門之外,構筑起邊境地區疫情疫病防控的境外防線作為“+1”防線。
“3+1”防線建設有效解決了多年來云南邊境地區疫情疫病防控“有邊難防”、體制機制不適應和把關有效性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等問題,將為云南“橋頭堡”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技術保障,搭建起堅實有力的動植物疫情疫病聯防聯控壁壘。
一是改變現狀,轉變監管模式,完善疫情疫病監測體系,強化口岸“檢驗檢疫防線”。加強疫情疫病信息的收集,在邊境兩側設立疫情疫病信息員,將監測網點前推后移,做到疫情疫病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全面落實疫情疫病的風險分析制度,對檢驗檢疫工作或疫情疫病調查中截獲的傳染病、重大動植物疫情疫病、新發現的危險性有害生物等,及時采取預防控制措施;嚴格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相關要求,建立疫情疫病報告和通報制度;按照有關規定和技術方案、應急預案等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二是進一步完善與口岸查驗部門的疫情疫病防控合作工作機制,強化“聯動聯控防線”。對打擊非法入境動物及其產品、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工作中好的做法加以總結,建立合作機制,加強邊境地區疫情疫病信息通報、口岸現場疫情疫病處置等方面的合作。
三是全面落實與邊境州市人民政府及省政府相關部門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有效運行“群防群控”防線。建立和完善疫情疫病相互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合處置、定期聯席會議制度等,把口岸疫情疫病防控納入當地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之中,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聯防聯控、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局面。
目前,“3+1”防線建設與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在邊境疫情疫病防控中正逐步發揮作用,強化了地方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疫情疫病防控意識和責任,逐步使應急狀態的相關措施常態化,運行機制更加快捷有效;明確檢驗檢疫機構的工作定位、地方人民政府的主導作用和相關部門的職責,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不缺位、不越位;改變了防控部門各自為政的條塊分割現狀,以及部門之間、部門與地方人民政府之間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問題。這一工作逐步得到各級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的認同,對邊境疫情疫病的防控和質量把關、服務外貿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也逐漸顯現,為探索中國——東盟自貿區陸地邊境疫情疫病的源頭防控提供新模式。
服務企業 樹立社會質量意識
為不斷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我局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構建全社會關注質量、共建質量的良好環境,形成質量工作的合力,不斷推動全社會參與質量工作的有效性,促進云南出口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不斷提升,堅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安全風險的底線,真正體現質量工作的成效。
一是充分發揮檢驗檢疫職能,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享受優惠政策,降低經營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加大普惠制和自貿區等優惠政策宣傳力度,指導和幫助全省出口企業充分利用普惠制和自貿區優惠貿易政策,使出口企業充分享受關稅減免優惠政策,促進云南產品擴大出口,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充分利用檢驗檢疫機構的信息、人才、技術優勢,為進出口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指導,幫助企業了解國內外產業政策信息及市場準入條件、程序,根據企業生產管理需要,積極幫助出口企業培養實驗室檢測人員,提高云南出口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和規避國外技術貿易壁壘,促進云南產品順利出口。掌握TBT、SPS措施國際動向以及WTO成員國貿易政策變化情況,了解出口企業遭遇技術貿易壁壘的情況,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總局和省政府;積極爭取國家質檢總局通過WTO/TBT·SPS磋商機制加以解決;積極組織對WTO成員的貿易措施評議工作,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供評議意見。
三是充分利用合作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區域檢驗檢疫合作機制,加強產地與口岸檢驗檢疫部門間的合作,構建供港澳蔬菜、鮮切花出口檢驗檢疫管理新模式;利用我局與深圳檢驗檢疫局、廣東檢驗檢疫局簽署的《關于確保云南供港水果蔬菜安全,擴大出口的合作備忘錄》等,進一步加強與深圳、廣東兩局的協作。積極推動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出口農產品基地區域化備案工作,推行“產區政府負責、企業嚴把質量、檢驗檢疫監管、相關部門齊抓、行業協會協調、社會力量參與”的備案新模式,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將農業部門的有機認證和無公害認證與檢驗檢疫部門的基地備案和衛生注冊的規定進行有機對接,促進花卉、蔬菜、畜產品、水產品等農產品擴大出口。
四是在加大檢測能力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和加大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等方面狠下功夫,積極支持云南花卉、煙草、茶葉、咖啡、機電等優勢產業,加快推進云南“橋頭堡”建設,促進云南外經貿持續發展。
全力防艾 履行國門衛士職責
為進一步推動云南省邊境縣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開展,我局明確了興邊富民防治艾滋病項目工作的重點,注重加強與地方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工作交流,積極組織人員參與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的各項工作,深入口岸一線開展防艾宣傳和防艾業務培訓,全面推進了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西雙版納檢驗檢疫局對跨境人員和邊境居民開展HIV行為學及血清學項目調查,對出入境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咨詢檢測等服務,對近年來經云南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復核確認的HIV患者,建立檔案,進行隨訪調查和提供相關政策、艾滋病知識的咨詢服務,該局打洛辦事處參與實施的《2008年度勐海縣第二輪興邊富民工程防治艾滋病項目》進行考核驗收,通過專家組對打洛辦事處項目實施工作逐項進行考核,該項目一次性通過了驗收;德宏檢驗檢疫局推進興邊富民工程防治艾滋病工作項目進程,深入口岸開展防艾宣傳、咨詢和HIV抗體免費自愿檢測活動;勐臘檢驗檢疫局與勐臘縣疾控中心在磨憨口岸聯合舉辦中老邊境地區艾滋病知識宣傳培訓班,對口岸從業人員和長卡司機進行培訓,講解艾滋病在中國及版納地區的發展態勢、艾滋病的臨床表現及預防措施等,并進行行為干預/問卷調查;河口檢驗檢疫局與河口縣衛生局簽署了興邊富民工程防治艾滋病項目協議,由河口局承擔對出入境人員的艾滋病行為干御工作,對口岸的從業人員和在中國居留的越南籍邊民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及免費的血清檢測,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免費的血清檢測。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宣傳、咨詢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出入境人員和邊民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增強了他們的健康意識和防病意識。“興邊富民工程”防艾項目的順利實施,對陸路口岸出入境人員艾滋病防治宣傳工作的深入開展起到積極的作用,為下一步做好興邊富民工程防治艾滋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實現了檢驗檢疫部門與地方有關部門在人力、物力上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達到了共同發展的目的。
云南檢驗檢疫局將繼續抓住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和“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向西南開放‘橋頭堡’”的大好機遇,按照“認真履行職責,努力在提高科學監管與把關能力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見實效;強化風險評估,努力在提高建立風險預警與長效機制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見實效;找準切入點,努力在促進云南經濟社會發展與服務水平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見實效;發揚主人翁精神,努力在為黨組排憂解難與發揮參謀作用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見實效;落實工作責任制,努力在提高推行問責制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見實效;夯實發展基礎,努力在加強自身建設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見實效”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提高服務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性,為深入推進“興邊富民工程”做出檢驗檢疫部門應有的貢獻。
(云南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