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作為服務性單位,解決老百姓看病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夠人手,應該盡量安排!如果連看病要求也做不到,相關領導應該回家種紅薯!”“市中醫院兒科沒有病房,而且醫生又不多。現在兒科每天接診人數都爆滿,醫生精力有限,超負荷疲勞工作,誰來維護醫療安全?”
昨日在佛山知名論壇“天天新”上,網民們就近期流感病人增多,市中醫院兒科不堪重負減少掛號量一事,發表不同看法。截止到下午5時,點擊量已超過一萬次,共有150多人發貼。
據昨天佛山市多家三甲、二甲醫院不完全統計,由于近日流感患者急增,從上周開始,這些醫院兒科門急診負荷已超極限,有的醫院兒科門診量甚至翻了2倍。為了讓盡可能多的市民看病,各醫院采取開設夜診,抽調人手支援兒科等應急措施,盡力安排患者就診。
拒收患兒行為有贊有彈
“昨天帶小孩去中醫院看感冒,誰料掛號處工作人員說,由于看病的小孩太多,兒科已暫停掛號,有異議就去問醫生,或者到其他醫院。后來一了解,其他醫院也是這樣。”網民“堅定劉”將上周日醫院所貼告示通告網友,并稱醫院早就該有相關的應對預案,把甲流的擴散控制在盡量小的范圍,而不是以“掛號名額已滿”為理由拒收感冒的孩子。
“堅定劉”發布網貼后,網民們紛紛發表意見,“水云霧” 就稱,“只能說醫院設備不足,人手不夠,醫德存在缺陷……”,而“fairydandan”則發帖從六個方面,指出醫院在這個時段選擇如此辦法實屬無奈。 “每個醫院將爆診病人,分擔到急診科、呼吸科就診,就是靈活調度,誰能夠立刻就在幾天內培養出一大批兒科醫生,如果這樣做,你們敢去看嗎?”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該話題中超過一半的網貼對全市醫院兒科收治能力不足表示不滿。
每名醫生接診量已超負荷
“市中醫院兒科只有門診,沒有住院部,目前只有醫生7名。平常在全員健康上班的情況下,從上午到晚上加班夜診,接診量大約是400—450人。 ”市中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接診能力比起其他醫院少,首先是醫院還沒有比較方便的門診醫生工作站,同時所有的患兒都要通過望聞問切等中醫診療,在開具西藥的同時,很多患兒家長也要求服用中藥,每名患者就診至少需要5—10分鐘,如果要注射吊針,還要寫治療單(全為手寫)。因此,每名醫生一天只能接診 50—100名患兒,現在早就滿負荷工作,所以醫院從11月25日開始就推行限號做法。”
該負責人透露,每天家長和患兒擠滿了兒科候診走廊和過道,由于地方狹窄,空氣流通不暢,兒科醫生已有2名醫生發燒病倒,另外還有1名醫生患有結核性胸腔積液,醫生們只能帶病堅持上班應診。
據了解,目前該院為了保障對每位患兒的專科療效,只能根據病人的就診情況動態限號,以11月30日為例,即使是采取了動態限號的方式,從上午到晚上9點30,就診的患兒達490多人。而從12月3日開始,該院兒科一資深副主任醫師還將被市衛生局臨時抽調支援市一醫。
市一醫兒科門診量已占全部門診三分之一
記者調查了解到,除市中醫院外,市內其他大醫院兒科門診情況也基本相同:目前佛山多家大醫院兒科門急診負荷已達極限:作為全市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市一醫兒科目前日均接診量已超過3300人,相當于全院門診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該院急診科的輸液量已由平日500—600人次/天升高至1500人次/天。而市二醫兒科、市婦幼保健院門診患者增加量也已超過5成。
“我們的兒科醫生每天深夜下班后,還會接到親朋好友打來,詢問小孩感冒如何來醫院就醫的電話,他們都盡可能勸說在小孩情況不嚴重的前提下,不要輕易來醫院看病,畢竟目前掛號不容易,而且病孩來到醫院看病,很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市一醫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院兒科專家門診搬遷到一樓急診科診室開診,兒科門診的普通號、專科號、小兒生長發育專家號仍在兒科門診開診。
據記者了解,為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其他醫院紛紛采取應急措施,有的把退休的老醫生請回醫院坐診,部分則是從各科室抽調醫護人員支援兒科一線,同時增開夜診值班保證孩子能夠看上病。
增加醫生、分流病患
“目前醫院小患者多數是上呼吸道感染,發熱情況在39℃以上,多數呈現病毒感染的癥狀。”昨日佛山市衛生局副局長田園表示,市衛生局已經告知各醫院將其他科室有資質、經驗的醫生補充到兒科、呼吸科,以應對目前過于龐大的診療人群。
此外,田園認為目前佛山多數鎮、社區的衛生機構具備足夠能力處理市民需求,市民在癥狀不嚴重情況下,可就近醫治,以免病情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