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國五條”限購、限貸、房產稅、保障性住房、監督問責幾大“組合拳”的聯合作用下,樓市需求銳減,市場觀望情緒也愈加濃厚,房價上漲過快的勢頭被逐漸遏制。
中新網9月30日電(房產頻道 陳璞)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國五條”自2010年9月29日出臺以來,在樓市調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調控政策影響下,樓市成交急劇萎縮,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遏制,一線城市房價出現止漲,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也不斷收窄,房價拐點漸行漸近。

但是專家指出,雖然全國房價下降的拐點正在形成,但最終確立仍有賴于政策的持續和深入,不能僅依據部分城市房價一時的“停漲”或“微降”,就認為調控效果已經達到。否則,一旦相關措施不能延續和擴展,房價或將強力反彈。
“金九銀十”風光不再
在“新國五條”限購、限貸、房產稅、保障性住房、監督問責幾大“組合拳”的聯合作用下,樓市需求銳減,市場觀望情緒也愈加濃厚,房價上漲過快的勢頭被逐漸遏制。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8月份樓市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46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停漲,16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從整體看,房價漲幅進一步收窄,樓市正朝著調控預期的方向發展。
8月份多個城市房價的變動是市場狀況的真實寫照。從樓市歷次走勢來看,在調控之下,如果8月份市場難以大幅反彈,傳統的“金九銀十”以及四季度的房價走勢都將不容樂觀。
對于促使房價產生松動的根本原因,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在以限購、限貸為代表的調控政策持續作用下,樓市投資投機行為受到了抑制。與此同時,在物價回落艱難的情況下,以控通脹為首的政策難以轉向,從緊的貨幣政策還將延續,年內利率將維持高位,市場也難以獲得持續的寬松。
拐點或在半年內確立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表示,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8月份樓市統計數據來看,這是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了過半城市房價環比止漲,而且,8月份房價環比停漲的城市數量一下子比7月份多出了近一半,可見政策見效較快且比較明顯。即便是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其漲幅也明顯低于7月份。
業內人士認為,從停漲的城市數量、漲跌幅等指標來看,大中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樓市已經到了停漲的臨界點,全國房價下降的拐點已經初步顯現。隨著調控的持續深入,更多城市將迎來價格調整,拐點或將在半年內進一步確立。
楊紅旭表示,下一階段更多的項目可能將會采取降價求量的營銷方式,快則一兩個月之內,全國房價拐點就能確立,但成交量存在變數,因為開發商在年末將會加大推盤力度。
調控仍需深入
雖然樓市在政策調控中逐漸得到控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關監測顯示,二、三線城市特別是未限購城市依然處于量價繼續慣性上漲的過程中。
業內人士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流動性仍然過大,過分放大了樓市在上輪經濟拉動中的作用,以及CPI依然持續高位運行這幾大原因。
在目前房價依然變動較大的二三線城市,限購令尚未進一步推廣,而地方政府以限價代替限購很可能會影響全國的調控效果。
而對于開發商而言,縮減投資、多渠道融資也使得一些房企有恃無恐,堅持高房價。
業內人士指出,就全國而言,高房價能否被抑制最關鍵在于信貸,因此對全國樓市信貸從緊、降低樓市的投資杠桿率十分有必要。同時,也需在一些城市利用限購控制樓市的非理性購買力,最終實現市場價格平穩,為保障房大量供應后的雙軌制贏得供應時間和價格空間。
專家提醒說,雖然全國房價下降的拐點正在形成,但最終確立仍有賴于政策的持續和深入,不能僅依據部分城市房價一時的“停漲”或“微降”,就認為調控效果已經達到。房地產調控政策仍需繼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