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搶購到維權
“新房比二手房價格低,后開樓盤比先開樓盤價格低,這種價格倒掛現象讓購房人無所適從。部分項目已出現退房和維權跡象。”購買北京通州華業東方玫瑰的業主馬菁菁近期加入了維權隊伍。
馬菁菁說,他們購買的是華業東方玫瑰一期A4號樓,該樓今年4月開盤,售價為每平方米17000元至19000元。“當時開發商稱,項目后期價格肯定會漲。我們還是排隊認購的。”
但到了8月初,二期A9號樓推出60套特價房,均價為每平方米14500元至15500元。與4月價格相比,降幅達10%以上。“最近促銷的A9樓里,戶型最好的房源也以每平方米14500元出售。我買了一套同樣面積的房子,多花將近50萬元。”馬菁菁憤憤不平。
現在該項目的開發商已拿出一套令前期業主較為滿意的補償方案。不過,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價格倒掛”預示著房價下跌已“山雨欲來”,今后因房價下跌產生的民事糾紛或日益增多。
今年5月,首開常青藤通過折扣等優惠將價格暗降10%,曾導致數十位前期業主抱團要求開發商補償損失。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公開信息,遠洋一方潤園從預售均價每平方米24345元降價至20500元;中海九號院從每平方米41234元降至36728元。開發商的銷售策略正在明顯變化,打折降價促銷戰愈演愈烈。
在深圳,房價倒掛現象早在今年1月就已出現,到五六月最嚴重時每平方米相差近萬元。由于深圳從5月實施樓市限購政策,房價倒掛現象日趨明顯。世聯地產數據顯示,5月以來,深圳新入市樓盤價格分別下調10%至15%。5月初,中海地產打出“新房八折”的銷售優惠。而6月開盤的深圳招商觀園開盤均價為每平方米12000元,低于周邊項目均價約2000元。
一線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及廣州同樣出現房價倒掛現象。根據亞豪機構數據統計,8月北京樓市有近30宗項目入市,其中超過20宗項目的定價均低于周邊二手房均價,折價幅度在10%至15%。
從整體均價看,今年以來,一線城市房價都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京滬基本回落至去年底或今年初水平,而深圳和廣州則已回落至去年下半年水平。
從炒房到炒礦
位于太原市中心的迎澤賓館一直是山西煤老板宴請賓朋、洽談生意、打探信息以及拓展政府關系的重要場所,也是房地產商赴山西發展客戶的重要據點。曾跟隨SOHO中國的銷售團隊入晉推銷房產的王女士坦言,現在想忽悠煤老板到北京買房已經沒那么容易。
“幾年前,我們跟著營銷總監到太原,只要在迎澤賓館搭個展臺,再通過酒店客房部套取一些煤老板資料,打打電話,項目很快就賣光了。”王女士介紹,煤老板只問項目離天安門有多遠,再估算一下每平方米大約值幾噸煤,然后就下單了。
“但今年不一樣了,做房地產銷售成了一件很糟心的事。”一方面受限購影響,另一方面,煤老板的資金開始轉向其他領域。據王女士了解,很多煤老板對投資一線城市的住宅已經興趣不大,他們的目光開始聚焦于礦產資源。
來自晉中的白寶權從上世紀90年代起靠承包小煤窯發家,2006年至2009年在北京等地購入數十套住宅和商鋪。今年,他把在京的住宅和部分商鋪全部出售,所得資金又干回了老本行。今年5月,白寶權斥資上億元在內蒙古赤峰購買了一座中型煤礦。
高和投資董事長蘇鑫指出,山西、陜北、內蒙古以及溫州等地的民資已不再盲目押寶住宅,資源類產業日益受到追捧。即使投資房地產,民間資本也趨向于投商業地產。另外,民間資本以新型金融業態參與房地產業將漸成趨勢,如參與房地產信托,或者以私募股權基金、REITs等途徑參與其中。這勢必弱化民間資本對住宅的需求,從而給住宅市場降溫。 記者 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