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家黑加工廠用冰醋酸等加水勾兌劣質醬油、白醋、料酒 銷售額多達上千萬 偽劣產品流入深莞等地
文/記者 王納
兩年之內,一家僅有6人、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黑加工廠,就生產了800萬瓶假醬油、白醋、料酒,流入到深圳、東莞等地,這些假冒醬油、白醋、料酒都是用工業用冰醋酸等原料加水勾兌而成,令人觸目驚心。
昨日,這家黑加工廠的老板、員工和銷售商,一共7人在深圳中級法院受審。他們面臨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指控。
據了解,這家黑加工廠已經經營了9年,累計銷售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人民幣。案件被揭露后,還牽涉到市場監管人員,隨后有5名市場監管人員被檢方立案偵查。
去年年底查獲該地下窩點
去年11月2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光明分局和寶安分局查封了一家名為海發醬料廠的地下食品加工窩點及其經銷點,查扣陳醋、白醋、醬油、料酒等共523箱。
當日上午,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光明分局獲悉光明新區公明馬山頭第三工業區的海發醬料廠涉嫌生產假冒偽劣陳醋、醬油等調味料的信息后,立即組織了執法行動。經檢查發現,該“海發醬料廠”無相關證照,屬地下食品加工窩點,現場處于停工狀態。經統計,執法人員共查封涉嫌違法的醬油、白醋等調味料成品、半成品719桶,標簽581200張,包裝箱9420個。公安部門當場控制了工廠負責人,查封了該窩點。與此同時,深圳市場監管局寶安分局聯合福永派出所、轄區居委會,查封了寶安區福永街道的兩家經銷該窩點產品的批發行。
醬醋酒均用冰醋酸加水勾兌
醬料廠老板陳瑞興是揭陽人。從檢方昨日的起訴書來看,這些假醬醋酒都是用冰醋酸等原料加水勾兌而成。
根據檢方指控,2003年,被告人陳瑞興在深圳市寶安區公明街道馬山頭社區開辦了海發醬料廠,開始以釀造醬油、蔗糖、苯甲酸鈉、水進行勾兌的方法生產生抽、老抽,并于2004年雇請被告人覃信才從事加工生產。
2006年,海發醬料廠開始以釀造食醋、冰醋酸、苯甲酸鈉、水進行勾兌的方法生產白醋;以黃酒香精、乳酸、苯甲酸鈉、水進行勾兌的方法生產料酒。
海發醬料廠生產的生抽、老抽,以未經注冊的美味牌商標進行銷售、陳醋、白醋、料酒均假冒山西清徐王氏醋業有限公司的不老泉牌、懷仁牌、晉錫牌等商標進行銷售。銷售地主要為深圳市、東莞市。
經鑒定,海發醬料廠生產的生抽、老抽、陳醋、白醋、料酒均系不合格產品,其中,生產原料冰醋酸及成品陳醋、白醋均為合成醋酸。
根據檢方指控,該廠2004年銷售金額為人民幣50萬元,2005年銷售金額為人民幣50萬元,2006年銷售金額為人民幣60萬元,2007年至2009年銷售金額為每年人民幣120萬元,2010年銷售金額為人民幣250萬元,2011年至案發銷售金額為人民幣300萬元,共計銷售金額為人民幣1070萬元。
檢方認為,陳瑞興等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均應當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5名市場監管人員因瀆職被立案偵查
另外,記者從深圳市檢察院了解到,案發后,在該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及縝密部署下,反瀆局辦案人員迅速跟進,并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經過近20天的秘密初查,辦案人員全線出擊,數名市場監管人員被依次“請”進了辦案區。
2011年11月下旬,檢察機關以涉嫌食品監管瀆職罪對市場監管人員宋某某等人立案偵查。至今,已有5名市場監管人員因瀆職被立案偵查,其中兩人被執行逮捕。
庭審直擊
老板親口承認日產劣質調料800多箱
昨天,醬料廠老板、工人以及銷售商共計7人在深圳中院受審,多名親友前往法庭旁聽,當看到被告人被帶入法庭時,多名親屬哭紅了眼睛。
醬料廠老板陳瑞興個頭不高,滿頭白發,昨天在法庭上,他表示,“對起訴內容,一部分認罪,一部分不認罪,其中生產醬料的數量以及銷售的金額沒有那么多!辈贿^,他還是親口承認了,平均每天生產假冒醬油、醋、料酒達到800多箱。
陳瑞興在回答檢方以及法官訊問時口齒不清,回答問題閃爍其詞,多次稱“不記得了”。陳瑞興稱,他于2003年開辦醬料廠,開始幾年只是代其他廠家銷售醬油,2007年他辦了生產許可證和衛生許可證,由政府部門監督,從2007年~2009年所生產的醬油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正規產品。但在2009年衛生許可證到期后,他并沒有按照規定繼續辦證,而是繼續生產醬料等,還曾受過兩次行政處罰,沒收了幾千箱醬油,罰款1萬多元。
在檢方多次訊問下,陳瑞興表示,自己是從山西購買的母醋,再添加水和冰醋酸,勾兌成白醋銷售,“這些醋全都不符合國家標準。”
醬料廠的5名工人昨天出庭受審,雖然5人均表示認罪,但其中3人稱自己是文盲,一字不識,稱自己只是負責貼牌和打包,連貼牌上的字都不認識。他們在回答檢方問題時,幾乎全部回答“不知道”。他們均表示,不知道廠里生產的醬料是假冒偽劣的,如果早知道,一定不會去做。
此案目前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送檢白醋陳醋均加有工業冰醋酸
“從海發醬料廠現場查獲的醬油、料酒等都是不合格產品。但最為嚴重的是,經過對現場提取的樣品送檢,發現白醋、陳醋中都添加了工業冰醋酸。工業冰醋酸會產生一些游離礦酸和重金屬砷、鉛超標,消費者食用后,可能造成消化不良、腹瀉,如果長期食用,會危害身體健康!鞭k案檢察官說。
究竟有多少危害健康的食品從這個加工廠流出?辦案人員表示,2010年至今,在這個面積約2000平方米、規模巨大的加工廠,醬油、醋的銷售量達40余萬箱、800多萬瓶。僅2011年9月、10月就有90余萬瓶假冒偽劣的醬油、醋、料酒流向市場。
知多D
工業冰醋酸國家明令禁用
這些流向深莞各地的假醬醋酒,主要是由冰醋酸加水勾兌而成,有些還添加了防腐劑苯甲酸鈉。究竟這兩樣是什么東西呢?
冰醋酸,是乙酸的別名,是最重要的有機酸之一,廣泛用于合成纖維、涂料、醫藥、農藥、食品添加劑、染織等工業。冰醋酸按用途又分為工業和食用兩種,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冰醋酸。誤服濃醋酸,口腔和消化道可因休克致死。
我國出臺的配制食醋國家標準明確規定,企業在生產配制醋時不得使用工業冰醋酸。
而苯甲酸鈉,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
記者還在網上看到一段關于冰醋酸毒性的描述,其對生殖能力有影響!吧扯拘裕捍笫蠼浛谧畹椭卸緞┝繛700mg/kg(18天,產后),對新生鼠行為有影響。大鼠睪丸內最低中毒劑量為400mg/kg(1天,雄性),對雄性生育指數有影響。”
檢方說法
食品安全事件背后是監管者涉嫌瀆職
據了解,海發醬料廠之前就有違法生產行為,曾因為無照經營以及生產假冒陳醋、白醋、醬油、料酒兩次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對此,市場監管部門也喊“委屈”:食品監管點多面廣,遍及城鄉,而監管部門的現狀卻是監管難度大、監管力量嚴重不足,確實存在著顧此失彼的問題。
但檢察機關認為,市場監管部門既然明知海發醬料廠無證無照、生產假冒食品兩次被查處、生產線仍在運轉的情況,就應該按照有關規定對其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沒收原材料、半成品和生產設備、工具,沒收違法所得等。而監管部門僅僅口頭責令停產、沒收成品、行政罰款,致使海發醬料廠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的生產條件一直得以保留,并且長期持續地大規模生產。
辦案人員告訴記者,監管者的義務不但包括結果預見義務,還包括結果避免義務。當食品安全監管者懈怠職守,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職責,導致偽劣食品流入市場,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蓄積性的損害時,就涉嫌瀆職。